够了!华社受骗五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孝友向华社公开道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0年11 月20日晚上董教总假雪华堂主办的“从华文中学改制看宏愿学校”汇报会上,丹斯里李孝友向全体人民,尤其是华社公开道歉。李孝友说,六十年代他受到联盟政 府、受到马华公会的误导,大力鼓吹华文中学接受政府的津贴,改为国民型中学(英文中学),然后到了七十年代再改为国民中学(马来文中学)。华文中学的改 制,华文教育被腰斩,对母语教育带来的破坏,对当时的华文中学的董事、家长、教师及学生直接带来伤害,李孝友请他们原谅。李孝友要求华社吸取华文中学改制 的教训,千万不要再犯错,要及时地全力支持董教总,坚决反对“宏愿学校计划”      。李孝友以当年在马华公会(署理主席)及在政府(副教长)里工作的经验,证实了董教总的说法正确:五十年来政府没有放弃贯彻单元化思想指导下“最终目标”的教育政策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华社再次反对“宏愿学校计划”的关键时刻,李孝友先生拿出勇气,拿出良知,向人民讲真话,要求大家提高警惕,我们向李孝友先生致敬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韩春锦不要再误导人民                     拿督韩春锦(马华中央党要,副教长)说,当年华文中学改制是对的,不然,像他一样家境清寒的学生,进不了独中,只能进改制中学,才有机会免费念华文。韩春锦误导人民,因为根据教育法令,只要有15位 家长提出要求,政府必须为学生开母语班。因此,任何国民中学(不只是改制中学)的学生都有权利接受免费的母语课程。政府没有有效地为国民中学的学生提供母 语课程,那是因为政府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。韩春锦副教长应负起他的责任,纠正政府的不负责任态度,更正政府的“行政偏差”          。希望韩先生向马华公会的前辈李孝友学习,不要再说当年华文中学改制是对的,不要再到处误导人民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切保证落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56年阿都拉萨(第二任首相)向林连玉(前教总主席)保证,“最终目标”不会出现在教育法令。《1957年教育法令》没有“最终目标”              ,但却出现在《1961年教育法令》 。              1962年政府保证,马华公会领袖保证,改制中学将有三分之一时间学习华文,董事会不需要再为经费烦恼。可是现实的情况是:改制中学只剩下3至5节华文,学生只能安排在课外或周末上课。改制中学的董事会还是要经年向华社筹建设费、设备费等。              教育部长、副教育部长换了一个又一个,2、3年内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保证一次又一次,但到了今天华小依然缺少4、5千名合格教师。教育部长又来保证2、3年内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,但我们哪里还有信心?政府应该即刻公布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详细方案。              1987年政府保证以“四一方案”解决“华小高职事件”              ,但今时今日,政府不守诺言,继续派不谙华文华语或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到华小担任高职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政府欠华校太多了!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任教育部长曾说,华文小学没有缺少(因此不需要建新的华小)。这是一项误导人民的谎言。请看以下事实:              1968年及2000年政府资助各源流小学学校数目及学生人数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|                  1968 |                  2000 |                  增/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学校间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人数 |                  学校间数 |                  学生人数 |                  学校间数 |                  学生人数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国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6,389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07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2,218,747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2637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1,552,358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华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4,914 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84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2,820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48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187,906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淡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,428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6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,280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144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8,852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:教育部教育政策研究与策划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校学生增加,华小反而减少,淡米尔学校也是如此,事实摆在眼前,这哪里公平?哪里合理?             在第七大马计划(1996-2000)下,华小与淡小所得到政府的拨款少得可怜,根本不成比例,请看以下事实:             政府在第六及第七大马计划下给予各源流学校的拨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学校 |                 第六大马计划(1990-1995)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大马计划(1996-2000)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拨款 |               % |               拨款 |               %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国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,33,076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.72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,027,167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.5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华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02,726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14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25,970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淡小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27,042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14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0,902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总数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,262,844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M1,064,039,000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:前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于1996年11月5日书面回答前马六甲市国会议员林冠英在国会的提问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根据学生人数的比例,在第七大马计划下,华小与淡小最少应获得21.07%及3.63%的拨款!             教育部长、副教育部长说,华小拨款少是因为华小绝大部分是“半津学校”              ,只有校地是属于中央政府(教育部)的华小才是“全津学校”(连校地属州政府的华小也属“半津”              ),才能获得足够拨款。将华小分为“全津”与“半津”              ,是政府法外立法,所以是不合法、不合理、不公平的“偏差”              。华小和淡小与国小同样是国家教育体系里的教育机构,因此我们应为华小和淡小的身份与地位平反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小董事会将名存实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董事会是华小的保姆。董事会没有地位,华小也没有地位。没有了董事会,华小就完蛋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宏愿学校内,共同管理三所学校的是三位校长和六位教师组成的协调委员会,加上淡小和国小没有董事会,华小董事会最后(可能是数年后的事情)也就“名存实亡”                。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长慕沙说(29/10/2000)全津学校(指校地属政府者)将没有董事会。虽然马华部长冯镇安及副教育部长韩春锦先后作出否认,但谁敢说教育部长不是不小心说出真话呢?因为在《1996年教育法令》下的新董事会章程还没公布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实在《1996年教育法令》下,有好几项法律条文,若严格执行起来,对华小董事部非常不利,例如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              如果部长认为董事没有履行职责时,部长可暂停或开除所有董事,而委任他认为适当的人选执行董事职务,任期则由部长决定。(第58条)                ----这条文也可用来改组或控制董事部,以达到其目标和政策。                2.                部长若认为董事会违反这项法令或有关条例时,也可解散董事会。(第59条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反对,还是反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是一个多元开放,多元种族的国家。在联合国人权宪章及我国宪法赋予的保障下,国民享有各种基本的人权,包括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年来,政府通过种种方法与措施,千方百计尝试打击本邦华族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56年我们反对《拉萨报告书》的“最终目标”              ,因此《1957年教育法令》没有出现“最终目标” ;              1961年我们对《1961年教育法令》说不,我们保住了华小;              1975年我们对不要举办统考的“劝告”说不,我们的统考才能有今天的成就;              1983年我们对3M课程说不,我们保住了华小的特征;              1985年我们对《综合学校计划》说不,我们保住了申办建新华小的权力;              1987年我们对“不谙华文华语教师出任华小高职的决定”说不,我们得到“四一方案”              ,保住了华小主要高职的教师具有华文资格;              1995年我们对《宏愿学校计划》,对《1995年教育法案》大声说不,我们保有了对母语教育的发言权;              2000年的《宏愿学校:概念与实施》,换汤不换药,依然是要贯彻“最终目标”,我们除了反对还是反对!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骗了五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十年的斗争经验,我们有以下三点总结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            几十年的受骗,我们不再相信政府或部长的任何口头保证。              2. “宏愿学校计划”是“最终目标”的幽灵再现。“以国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”的教育制度,就是我国教育政策的“最终目标”              。              3. 政府贯彻“最终目标”的教育政策五十年不变,我们坚决反对单元化思想主导的教育政策的抗争立场,也是五十年不变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的呼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坚决要求政府取消“宏愿学校计划” 。              2. 坚决要求政府修改《1996年教育法令》              ,以明文保障国民型学校的地位。              3.              坚决要求政府负起责任,以人民的意愿为依归,尊重各民族的基本人权,在需要的地方兴建足够的各源流学校,以满足各族人民对母语教育的需求。              4.              呼吁全体人民行使公民的权利,促请政府放弃单元化教育思想,落实全民所接受的多元开放,各语文源流学校并存的教育政策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董教总专案小组 详文見:http://www.djz.edu.my/hjdaobao/36/page1.ht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