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

撤销补贴的误区






NONE最近,有关主权国家债务的议论,闹得沸沸扬扬。首相署特别任务部长依德里斯指出,若不逐步取消各类巨额补贴,大马联邦政府的债务有可能在2019年高达GDP的100%!这意味大马或会成为另一个希腊。

无疑,近年来,联邦政府债务确是升幅惊人,从2003年的1838亿令吉,倍增至2009年的3624亿,即等于GDP的53%。尽管其中约80%为内债,毕竟须要还本付息。

政府收入素质不佳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联邦政府收入的素质(quality of revenue)不佳。首先,油气收入占总收入约40%,然而油气是不可再生能源,且石油的价格波动大,更易影响收入的稳定性。此外,个人所得税收所占比率,几十年来停滞在联邦政府收入的10%上下,比公司税收所占的20多巴仙低得多。这显示出,大部分工作人口的月均总收入少过2501令吉的课税水平,也显示大马未能搞好产业升级的要务。若不能从这个根本着手,不能大幅改善国民收入水平,将难以真正解决问题。

依德里斯举了不少数据,以证明补贴是政府不能承受的重担。譬如在2009年时,一年内天然气补贴了136亿令吉、燃油99亿、白糖7.2亿、面粉1.4亿、食油8.5亿、白米13.4亿、医疗99亿、教育314亿,及其他加起来总共740亿令吉。

政府职责无可推卸

hospital heart surgery patients尽管如此,这740亿所谓“补贴”中,有超过一半,如医疗与教育开销,是不应被归类为常规意义的补贴;因为教育与医疗是典型的公共物品(public goods),是政府本应承担的职责,无可推卸。若政府不提供这类公共物品,就不是政府了。

实则,教育与医疗不仅是必需品与消费品,也是生产性投资。对大马这类进退失据且眼高手低的中进国而言,这更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投资。若不扩大这方面的生产性投资,不能把单纯的人口转为富有生产力的高素质人力资本(尽可能使人民具有一技在身),高收入国就只能是梦想而非理想。华人常说,“再穷也不能穷教育”。对国家而言,教育与适用的培训也是人才兴国之本。

本身应先高效廉洁

其实,政府在提出撤销补贴之前,应以身作则,精简政府机构,裁掉冗员,搞好廉政,杜绝各类不当的“干捞”、贪污、腐败等。不先搞好这前提,就急着把负担转移给人民,这未免本末倒置,也挫败真正的必要改革。

进而言之,若要分阶段微幅削减补贴,也应有其他配套,如进口自由化、落实竞争法、消除寻租行为、透明处理政府招标、搞好公交系统、充实社会保障等,以刺激创新与效率。若否,就难免给人一种未能正己就急着正人的感觉。

一句话,政府本身应先转型为高效廉洁的典范,而财政压力也正是迫使政府更有效廉洁的必要压力,使其跳出“温水青蛙”的舒适区。

注:原载于2010年6月1日《东方日报》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